协会动态

  • Admin
  • 浏览数:6

市医院协会第二届医院质量与病案管理

专委会换届会议成功召开

 

进一步深化医疗质量安全与病案管理内涵,探索多学科协作的病案质量提升新模式,建立健全全流程质量管控与病案管理体系11月22午,市医院协会第二届医院质量与病案管理委员会换届会议在花果山酒店黄海厅召开。市医院协会秘书长杨广胜主持会议,市院党委书记施辉当选市医院协会第二届医院质量与病案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王珩6人当选副主任委员。

会议首先由市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江文作《市医院协会第二届医院质量与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筹备工作报告》。报经市医院协会同意,第二届医院质量与病案管理委员专委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3名、常务委员9名、委员39名、秘书1名,分布在27个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会议按照《连云港市医院协会分支机构成立办法》进行了选举。按程序依次选举产生了医院行风建设管理专委会委员、常务委员、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秘书。

施辉当选为主任委员,王珩、卢云、李建业当选为副主任委员。

新当选的第二届医院质量与病案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施辉在讲话中感谢市医院协会的悉心指导医疗机构的积极参与。针对专委会2026年及未来的工作,施辉提出了三点建议。其一,强化组织建设,完善委员会的工作制度与运行机制。要认真研读医院质量与病案管理相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知,明确任务与要求。成立病案管理小组及质量管理小组聚焦医疗质量管控中的重难点问题,开展专项调研,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为医院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其二,聚焦临床路径管理,为DIP医保付费改革助力。医院面临着提升病案质量以及对接医保付费改革的双重压力,需要着重优化病种付费管理,通过病案质控降低耗材和药品成本。临床路径管理是提升医疗质量和效率的关键举措,目标是将80%的常见病纳入标准化路径,明确每日的治疗方案、用药情况和耗材使用,减少医疗变异,降低管理负担。其三,加强信息互联互通。医院需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检验检查报告的互认共享,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诊疗失误。开展一系列专业培训,邀请全国顶尖专家讲授快速康复外科、老年医学等前沿领域的知识,更新诊疗理念,提高对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能力。  

市医院协会秘书长杨广胜代表市医院协会对当选的委员、常务委员、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表示祝贺。希望第二届医院质量与病案管理专委会在施辉主任委员的带领下,发挥行业协会的团体职能,保持初心使命推动我市医疗质量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注重行业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加强学术交流,争创优秀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