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 Admin
  • 浏览数:3139

各县区卫健委,委属各医疗机构: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巩固成果提高医疗机构新冠肺炎防控和救治能力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141号)要求及江苏省《全省医疗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规定,我委委托市医疗质控中心管理办公室组织市口腔质控中心、呼吸内科质控制中心、院感质控中心、急诊质控中心共同开展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专项督查,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督查目的及督查内容

针对当前疫情特殊时期医院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需求,全面排查新冠肺炎期间口腔呼吸内镜室、急诊防控薄弱环节,强化制度落实,优化工作预案,保证防控质量和安全。

督查内容围绕医疗机构口腔、呼吸、内镜室、急诊新冠肺炎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检查标准见附件。

二、督查时间:

2020年618日全天。

三、督查对象:

6家委属医院,三县、赣榆区公立人民医院,连云港圣安医院、赣榆瑞慈医院、东海仁慈医院、灌云仁济医院、灌南县人民医院。

四、督查方式及专家组人员组成:

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进行重点督查,不听取防控工作汇报。

督查专家分为三组,每组口腔、呼吸、院感、急诊专家各一人,其中口腔专业专家为各督察组组长。

第一组负责6家委属医院,第二组负责赣榆区、东海县,第三组负责灌云县、灌南县。专家组成员由各质控中心挂靠单位负责抽调,各质控中心指定一名联络员

请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市一院)将专家组成员名单于614日下班前报市医疗质控中心管理办公室。

各质控中心于督查结束后三天内督查结果(按督查标准汇总,含整体情况、备查医院亮点、问题及整改意见)电子版反馈至市医疗质控中心管理办公室。

联系人:刘耘溪 18961321580 ;沈涛 18961321581;邮箱:lygsyyxh@163.com

 

附件:1、连云港市口腔质控中心新冠肺炎防控督查表

      2、连云港市呼吸内科质控中心新冠肺炎防控督查表

      3、连云港市院感质控中心(内镜室)新冠肺炎防控督查表

      4、连云港市急诊质控中心新冠肺炎防控督查表

 

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

2020612


附件1:

连云港市口腔质控中心新冠肺炎防控督查表

单位名称:                             检查时间:

检查人员:                              被查单位负责人: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检查情况
(定性指标说明具体情况,定量指标列出相关数字)

组织管理

1.科主任为科室第一责任人,组织部署科室应对新冠疫情防控专项工作。
2.科室应根据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方案制定本部门、科室的工作方案和流程并落实。                                           
3.科室制定符合医院实际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查看文件及台账


预检分诊

1.独立设置预检分诊台、发热预检分诊,位置醒目,标示清楚,通风良好。
2.配备新冠病毒肺炎健康宣教材料。
3.预检分诊发热患者有登记记录。                                                                                                                                                     4.发热病人应当由专人陪同,并按照指定路线前往发热门诊
5.医务人员按要求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戴工作帽、外科口罩、乳胶手套),不得穿戴防护用品离开工作区域。
6.医务人员熟练掌握预检分诊内容、流程。

现场查看及询问


候诊及就诊

1. 采用预约挂号制度,严格控制候诊区域人数,减少人员聚集。       2.就诊时患者单独进入诊室,若病情需要时可有一位家属陪同。

3.接诊医师做好个人防护。医师、护士进行门诊一般诊疗,二级防护,医用外科口罩+隔离服+一次性帽子+防护目镜/防护帽+手套;医师、护士进行门诊有喷溅操作,三级防护,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隔离服或手术衣+一次性帽子+防护目镜/防护帽+手套+鞋套
4.进行产气溶胶操作前患者1%双氧水含漱1min.
5.涡轮机使用前后空踩30秒冲洗管路。
6.齿科耗材的规范取用,避免污染。

     

现场查看及询问


院感防控通用措施

1.诊疗区物体表面消毒:设备高频接触面使用防污膜,一人一用一换;每个病人结束后使用消毒湿巾擦拭高频接触面,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3L清洗痰盂及负压吸引管路;每天两次做好终末消毒(中午诊疗结束、下午诊疗结束),使用5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牙椅、边柜、门把手等,有明显血液、体液污染时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使用75%乙醇擦拭键盘、鼠标等。
2.诊室区地面消毒:每天两次(中午诊疗结束、下午诊疗结束后)使用500ml/L含氯消毒剂消毒地面, 有明显血液、体液污染时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抹布、拖布分区使用,标识清楚,使用后规范消毒。
3.诊室空气消毒:开窗通风,每天两次(上午诊疗开始前、下午诊疗开始前),每次至少30min;紫外线照射,每天两次(中午诊疗结束、下午诊疗结束后),每次1h;操作中尽量使用强吸及橡皮障。
4.污染器械在诊疗单元内及时入容器密闭转运。
5.每次诊疗结束后使用75%乙醇或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清洁消毒医用隔离眼罩和医用隔离面罩。

实地查看                查看各项登记本


工作人员管理

1.所有工作人员每天测量体温两次,有记录,尤其注意工勤人员是否体温登记;发现体温异常者停止工作并及时上报。                                                                        
2.工作人员应执行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人员岗位,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

实地查看                查看各项登记本


医疗废物管理

1.医护人员在集中更衣区中更换下的所有防护用品(可复用眼罩、面屏除外)均作为医疗废物。                                                                                                                       
2.医疗废物应采用密闭运送,清运及时。                                                                                                                     

实地查看


全员培训

1.选择合适的方式开展全员培训并考核。                                                                 2.新冠肺炎防治知识读本人手一册。                                                                   
3.全员掌握新冠肺炎诊疗及防护知识。

现场查看及询问


科室防疫工作整体评价


意见及建议


 

 

 

 

 

 

 

 

 

附件2:

连云港市呼吸内科质控中心新冠肺炎防控督查表

单位名称:                             检查时间:

检查人员:                              被查单位负责人: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检查情况

(定性指标说明具体情况,定量指标列出相关数字)

组织管理

1.科主任/护士长有组织部署科室应对新冠疫情防控工作。

2.科室应根据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方案制定本部门、科室的工作方案和流程并落实。                                           

3.科室制定符合医院实际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查看台账


呼吸科门诊管理

1、医护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患者正确佩戴口罩;

2、各挂号、收费、药房、候诊区、诊室人群保持距离,做到“一医一患一诊室”,减少人群聚集;

3、入院前新冠病毒核酸及抗体检测情况、阳性结果处置流程;

4、门急诊患者收入院管理制度;

5、安排呼吸科高年资主治以上医师参与预检分诊工作。

现场查看及询问


呼吸科病区管理

1、住院病区加强病区病房门禁、安保管理,减少未经允许的探视及陪护,原则上不探视,陪同人员相对固定,不得超过一人,陪护人员要尽量陪护在患者身边,严格限制其行进路线、活动范围,并做好个人防护,严格遵守医院的防控要求;

2、进入病区苏康码校验、体温测量;

3、病区防疫物资保障、公共场所消毒情况;

4、病区隔离病房管理措施落实情况;

5、对患者、陪护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体温检测,询问有无疫区及相关流行病学接触史;

6、在床患者及陪护发热处置流程;

7、在床患者及陪护新冠核酸检测阳性应急预案;

8、病区医护人员体温测量、自身防护情况、医护人员新冠防控知识掌握情况;

9、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样本采集、运输及结果上报制度。

现场查看及询问


气管镜检查管理

1、医务人员防护情况:开展支气管镜诊疗活动时,医务人员按二级或以上防护着装(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防水长被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2、气管镜检查前患者新冠病毒核酸及抗体检测情况;

3、新冠病毒核酸及抗体阳性患者行急诊内镜检查的管理预案。

现场查看及询问


院感防控管理

1、呼吸门诊诊室、病房应通风良好,有记录;

2、各室保持整洁,地面、物体表面和各类仪器表面每日湿式清洁与消毒,遇污染随时消毒;

3、医护人员的临床操作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各类无菌物品规范使用;

4、各类物品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消毒或灭菌方法选择正确;

5、抹布、拖布等清洁工具洁污区域之间应更换,用后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6、各类物品浸泡消毒的时间、浓度、配置方法正确,消毒剂每日浓度监测有记录。

现场查看及询问


医务人员健康管理

l、建立每日体温监测和健康申报制度;体温异常及时就诊,外地返程人员根据地方规定评估后方可复工;

2、高度风险科室医务人员应按要求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其他医护人员争取做到“愿检尽检”。

现场询问,查看体温登记本


医疗废物处理

1、医疗废物收集桶为脚踏式并带盖;

2、用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盛装医疗废物,采用鹅颈结式封口,分层封扎;离开污染区前对包装袋消毒或在其外面加套一层医疗废物包装袋;

3、医疗废物标签标注: 产生单位、产生部门、产生日期、类别,新冠医废需印制或粘贴红色“高度感染性废物”识别标识并单独建立台账;

4、对于运送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

5、对“新冠肺炎”病例生活垃圾严格按照医疗废物要求处理。

现场查看,交接登记本


 

附件3:

连云港市院感质控中心(内镜室)新冠肺炎防控督查表

单位名称:                             检查时间:

检查人员:                              被查单位负责人:

检查要点

检查标准

检查方法

检查情况

(定性指标说明具体情况,定量指标列出相关数字)

科室应急处置流程健全,科室医护人员掌握(30分)

1.科室制定有新冠肺炎患者应急处置和预案,流程符合要求;(10分)

2.科室有组织相关流程培训和演练;(10分)

3.现场抽取医护人员询问掌握情况。(10分)

查看台账、现场查看及询问


患者及陪护家属管理(20分)

1. 加强候诊区管理,控制候诊人数,候诊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人群聚集;禁止陪检;(4分)

2. 对患者规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相关资料记录齐全并留存;(4分)

3. 规范所有患者进行体温监测;(4分)

4. 患者规范佩戴口罩;(4分)

5. 出入口配备有手卫生设施,患者进入前执行手卫生;(4分)

6. 备有新冠相关宣教材料,能对患者和陪护人员开展宣教。(4分)

查看台账、现场查看及询问


工作人员健康管理(30分)

1. 按照常态化工作方案要求,科室纳入中风险区域管理,对工作人员至少每2个月开展核酸检测一次;(5分)

2. 科室工作人员、进入内镜中心工作人员均需规范进行体温检测,其中科室人员每日不少于两次;(5分)

3. 内镜诊疗人员按照二级以上防护着装(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医用帽、医用外科口罩/防护口罩、手套,必要时,加戴防护面屏/护目镜、鞋套等),现场抽取工作人员进行防护用品使用知识访谈,掌握;(10分)

4. 洗消工作人员按照《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落实,知晓并掌握新冠阳性患者使用后的内镜处置程序;(5分)

5. 其他岗位工作人员,如门诊助诊人员等,按照暴露风险,选用合适防护用品;(5分)

查看台账、现场查看及询问


空气、环境、设备等清洁消毒规范。(20分)

1. 区域有明确的环境通风、清洁消毒要求;(5分)

2. 空气、环境、设备等清洁消毒符合要求,记录齐全;(10分)

3. 访谈工作人员清洁消毒相关知识,掌握。(5分)

查看台账、现场查看及询问


 

 

附件4

连云港市急诊质控中心新冠肺炎防控督查表

单位名称:                             检查时间:

检查人员:                              被查单位负责人: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检查情况
(定性指标说明具体情况,定量指标列出相关数字)

组织管理

1.科主任/护士长有组织部署科室应对新冠疫情防控专项工作。
2.科室应根据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方案制定本部门、科室的工作方案和流程并落实。                                           
3.科室制定符合医院实际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查看文件及台账


出入口
及科室陪护管理

1.急诊诊疗区出入统一扎口,有人测量体温及引导,未经测量体温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急诊区域。
2.急诊病区/留观区陪人管理合理,一患一陪,进入病区检查健康码及体温测量登记。
3.急诊监护室实施无陪无探视管理。

现场查看


预检分诊/
抢救室/诊室

1.独立设置预检分诊台、发热预检分诊,位置醒目,标示清楚,通风良好
2.配备新冠病毒肺炎健康宣教材料。
3.预检分诊发热患者有登记记录。
4.提供发热病人使用的外科口罩、体温表、手消毒液。                                                                                                                                                      5.发热病人应当由专人陪同,并按照指定路线前往发热门诊,指定路线的划定,应当符合室外距离最短、接触人员最少的原则。
6.醒目位置有《传染病防治法》《刑法》等疫情相关宣传。
7.医务人员按要求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戴工作帽、外科口罩、乳胶手套),不得穿戴防护用品离开工作区域。
8.医务人员熟练掌握预检分诊内容、流程。
9.急诊设置独立的房间供生命体征不平稳的发热患者使用
10.抢救室内有二级、三级防护用品11候诊区域隔离座位,12无陪人发热患者的预案处理13.病区常规留1-2间病房收治发热患者,有发热患者处置预案。

现场查看及询问


院感防控通用措施

1.急诊诊室、病房应通风良好,有记录,做到一人一诊一室。
2.各室保持整洁,地面、物体表面和各类仪器表面每日湿式清洁与消毒,遇污染随时消毒。
3.医护人员的临床操作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各类无菌物品规范使用。
4.各类物品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消毒或灭菌方法选择正确。
5.抹布、拖布等清洁工具不同患者之间和洁污区域之间应更换,用后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6.各类物品浸泡消毒的时间、浓度、配置方法正确,消毒剂每日浓度监测有记录。

实地查看                查看各项登记本


工作人员管理

1.所有工作人员每天测量体温两次,有记录,尤其注意工勤人员是否体温登记;发现体温异常者停止工作并及时上报。                                                                        
2.工作人员应执行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人员岗位,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

实地查看                查看各项登记本


医疗废物管理

1.在诊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和确诊患者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废物处置,应当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2.医护人员在集中更衣区中更换下的所有防护用品(可复用眼罩、面屏除外)均作为医疗废物。                                                                                                                     3.医疗废物应采用密闭运送,清运及时。

实地查看


全员培训

1.选择合适的方式开展全员培训并考核。                                                                 2.新冠肺炎防治知识读本人手一册。                                                                   
3.全员掌握新冠肺炎诊疗及防护知识。

现场查看及询问


科室防疫工作整体评价


意见及建议